新视界丨“牛倌”夫妻扎根梅州“犇”未来
“如果我们这些学农的牛倌都不从事农业,那我们学农业就没有意义了。新视”“95后”硕士夫妻——山西籍的界丨AG超玩会入口赵嘉威和内蒙古籍的刘云秋去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,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夫妻机会,毅然来到梅县区梅南镇顺里村当起了“牛倌”,扎根成为我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中的梅州一对,为乡村振兴作贡献。牛倌
赵嘉威和刘云秋在牛栏旁检查饲料,新视确保安格斯牛的界丨进食安全。
“你看这头牛的夫妻AG超玩会入口头一直低着,估计是扎根脱水了,再仔细观察一下,梅州准备治疗。牛倌”走进位于顺里村的新视梅州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,记者看到赵嘉威和刘云秋正在给牛检查身体,界丨配合得十分默契,牛舍里充满欢声笑语。“一开始觉得挺难的,担心光有理论知识养不好牛,但在导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努力下知道怎么理论联系实际,今后也要多学习和总结才能提升自己,掌握更多技能。”赵嘉威说。
刘云秋拿着B超设备,一旁的赵嘉威将探头伸入母牛直肠内,检查是否妊娠。
赵嘉威、刘云秋和同事给牛犊进行颈静脉输液,补充电解质防止小牛脱水。
养殖有“肉中之王”美誉的安格斯牛,需要格外注意各阶段的饲养管理,在养殖过程中夫妻二人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。“我是‘牛司令’,负责牛的营养配方和整场的管控,他是‘牛医生’,负责技术和人员培训,确保牛健康成长。”刘云秋告诉记者,“养牛确实挺辛苦的,但有了日常的相互陪伴,互相加油打气,我们俩都越干越有劲,也跟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”
赵嘉威正在对牛进行尾静脉抽血,用于检测某些疾病。
一心扑在事业上的赵嘉威和刘云秋以养殖场为家,吃住都在场里解决。“工作之余,我们会和同事打打台球和乒乓球,偶尔也打游戏或者看剧解解闷。”赵嘉威告诉记者,他早已习惯了每晚都要再去看看牛的情况,否则睡觉都不踏实。“看着牛一点点成长,心里挺有成就感的,所以面对空旷的田野并不会感到无聊。”刘云秋说。
闲暇时候,赵嘉威和刘云秋骑着电动车在牛场内“巡逻”,俨然一对“神雕侠侣”。
今年11月10日,赵嘉威和刘云秋领证结婚,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对“牛倌夫妻”。“我们虽然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肉牛养殖中,但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,我们一定会有更‘牛’的未来。”赵嘉威誓要与妻子携手在养牛业闯出一番成绩。
赵嘉威和刘云秋于2021年11月10日在梅江区民政局登记领证,从情侣变成夫妻。
晚饭时间,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刘云秋和赵嘉威在饭桌上开心地聊天。
在“牛倌”夫妻以及养殖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沉寂的乡村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,养殖场存栏目前约有1000头牛,其中进口安格斯纯种种母牛310头、二代安格斯纯种牛约400头,预计至明年底可实现存栏2000头。“这份‘牛事业’是我们喜欢的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我们会踏踏实实地干,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,发挥所学所长推动梅州肉牛养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”刘云秋告诉记者。
相关链接:
>> 山西小伙+内蒙古姑娘,硕士情侣到梅县当“牛倌”!养殖“肉中之王”安格斯牛
>> 时评丨乡村振兴呼唤更多“牛倌”深耕农村
文字:梅州日报记者 吴丽伶
图片: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
实习生:钟雅莹
编辑:李舒宇
- ·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!广东多名“黑车”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
- ·去年广东GDP超14.16万亿元,工业投资占比创新高
- ·小旅客机上突发高热晕厥,医生按三穴位助患儿脱险
- ·短暂升温,初五起广东又将迎来新一股强冷空气
- ·四川好人张艳:身残志坚向阳而生逆境重生书写光明
- ·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!珠江第三次“压咸补淡”应急水量调度实施
- ·春运客流迎来最高峰 广佛地铁延长运营时间保障旅客进出站便利
- ·周末逛逛?广东发布首批8条“南粤红绿径”
- ·擦亮雅安种业金字招牌 推进雅安农业高质量发展
- ·聚焦绿色、智能、适老!家装厨卫“焕新”补贴标准明确
- ·铁路进入返程客流高峰,2月3日预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
- ·春节留校不孤单,华农“花式”宠学子
- ·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
- ·注意!春节进出南澳岛车辆须单向行驶
- ·港珠澳大桥单日进出境车流突破2.5万辆次 创历史新高
- ·广州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 去年刑事立案下降32.9%